牛奶是近年來爭議最多的食物之一。過去營養學界和醫學界總是提倡多喝牛奶能夠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鬆,成長期的小孩喝牛奶可以長得高壯,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 喝牛奶不但無法補充鈣質,反而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姑且將研究報告擺在一邊,直接從臨床及生活上觀察就很清楚看到,以牛奶為飲食大宗的歐美國家,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比亞洲國家多,且日本自從開始提倡喝牛奶之後,這近十年來的新老人們(剛滿 65 歲)比資深老人(超過 75 歲)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還要高。為什麼呢?因為資深老人不喝牛奶卻吃很多含鈣蔬菜及魚類豆類。
回歸到中醫角度,我們來探討牛奶這種食物出現在地球上的功能。牛奶是大自然設計出來給剛出生的小牛喝的。小牛一出生就必須馬上站起來甚至可以跑,因為在生物圈中,這類草食性動物終生都必須躲避食肉性動物(獅子、虎、狼)的追殺,所以快速成長的骨骼組職成了牠們非常重要的身體功能。
那麼人類呢?人類的幼兒出生時也喝母奶,但是卻得在一歲之後才開始會走,要能夠順利跑步就必須等到 1 歲半以後了。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人類幼兒發展最快速、最主要的組織是大腦。
人類的母乳中也含有鈣質,但喝人奶的幼兒卻無法像小牛一樣長很快,就是因為不同物種有不同的生命組織構造,所以需要的營養素分子組成物也不同,同樣都是鈣質,人奶和牛奶的分子結構就是不一樣,消化吸收及應用的能力也不同。人奶中的鈣質在初期大部分都被用來建構大腦組織,較少部分被用來建造骨骼。
就好比古人蓋房子時常用的一種建築技術「夯土」,作法是用兩片大木板加兩片小木板(版築)固定在地基上,填入黃土之後用力敲打把土夯實,如此反覆數遍就可以完成一面牆,版築工人夯土夯的越?實則該房子蓋好之後越堅固耐用。
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使用也是一樣的道理,越慢越?實的吸收和構築骨骼組織,則骨質越細密堅固,越快速形成的骨頭組織則越不緊密耐用。所以有句話說:「喝牛奶的小子,長高不長腦子。」其實以生物觀點而言還挺有道理的。
那麼如果想補充鈣質該怎麼辦呢?成年人總不好也不容易喝到人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蔬菜及豆類、魚類來攝取,這種天然鈣吃多也容易排出體外,對人體比較沒負擔。然後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幫助形成維生素 D3 (一種幫助合成骨質的物質)。中醫認為曬太陽可以補充體內陽氣,而動能生陽,也可提升腎陽,因為腎主骨,所以腎好骨質就好,許多補腎食物都剛好含有鈣質並非偶然,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