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的門診當中出現很多紅斑性狼瘡、皮肌炎、更年期提早、癌症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他們的體檢報告幾乎有缺乏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問題。一旦生病,他們吃藥的藥效都比旁人差,原因就是體內缺乏這些蛋白質載體來布達藥力。這些患者大多數都長期吃素或生機飲食,他們普遍都認為少吃肉類對身體比較好,唯有蔬果才是養生之道。但根據我這二十多年的臨床觀察,不吃肉並不會比較健康,反而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
這些患者讓我回想起過去曾經看過的一些研究。日本人在二次大戰後的30年間,因戰後貧窮且物資缺乏,多數吃不起肉類,在飲食上以蔬菜、穀類、薯類及豆類為主,雖然有吃許多魚類但其他的禽畜肉及奶、蛋卻很少吃,結果造成大戰前後出生的日本人,其平均壽命低於70歲,比歐美國家還低,打破過去世人所認知的長壽國印象。不僅如此,日本人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也比過去提高許多。日本官方為了瞭解原因,徵召了許多研究單位為國人抽血檢查,發現他們的體內都缺乏白蛋白及球蛋白,這才了解原來光吃魚肉無法補充足夠的動物性蛋白質。為此,日本官方重新制定了國民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天必須吃十種種類的食物,其中最大的飲食改革就是把肉類及奶蛋類的地位提升到與蔬菜類同等。
其實不只是日本的研究獲得這樣的結論,全世界都不斷的有研究報告為肉類平反,指出吃肉並不會比較容易生病。人體本身無法合成某些特定的蛋白質,必須仰賴食物供給特定的胺基酸才能在體內合成這些必需的蛋白質,而這些必須胺基酸只存在於肉類當中。 |
例如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各種白血球及補體系統,許多都需要這些必需胺基酸分子來合成,如果長期不吃肉,確實會導致健康上的問題。站在醫生的立場,我肯定動物性蛋白質對於人體的貢獻。
世人對於肉類的偏見已經到了過度膨脹的地步,讓我忍不住跳出來為它們說句公道話。其實造成疾病的原因,並不是「肉」本身,而是人們的烹調方式。
現代人料理肉類的方式,多以煎、烤、炸為主,過度的脂質無法被人體吸收利用,久而久之就囤積體內及形成脂質斑塊附著於血管壁,導致心血管疾病。且這些高溫烹調會將肉類所含的脂質成分及料理用油轉變為致癌物,如果僅是把肉類蒸熟就不會產生這種致癌物質,而且其營養價值不變。 |
我本身並不是反對吃素,只是看到大多數人搞不懂吃素的意義,讓一件美事變壞事,越吃身體越糟糕而覺得無奈。吃素是一種淨化心靈的儀式,像宗教人士那樣吃得清心寡慾,對生、老、病、死豁達看淡,我認為無有不可。但許多人即便吃素也一樣擁有一堆欲望和煩惱,並不是藉由吃素就能成就些什麼,一切仍在於人的心念。
以下表格就是根據日本官方所公佈的飲食指南製作而成的紀錄表。這份記錄表適用於所有人,各位讀者不妨也來幫自己打打分數。若有吃到下列十種食物種類,請在所吃食物的欄位中填入1分,並加總每日所得分數。就像學生考試一樣,如果分數不到70分,表示飲食習慣不及格,要趕緊改進,否則疾病容易找上門喔!
(按這裡下載表格)